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字級大小

11/20/2019 文藻外大圖書館活化在地皮影藝術、接軌國際再現風華

發布日期 2019-11-20 08:52:00

文藻外大圖書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及中山大學社會責任與發展研究中心自11月起合作共同舉辦一系列皮影戲推廣與傳習的活動,11月11日晚間於文藻外大正氣樓大廳舉行開幕儀式,正式啟動台灣皮影戲文化於大學校園的推展。

 

 

文藻外語大學新聞稿                                                                                                                                    

 中華民國108年11月20日發稿

【供稿單位/圖書館】文藻外大圖書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簡稱:高史博)以及中山大學社會責任與發展研究中心自11月起合作共同舉辦一系列皮影戲推廣與傳習的活動,11月11日晚間於文藻外大正氣樓大廳舉行開幕儀式,正式啟動台灣皮影戲文化於大學校園的推展。現場貴賓包含合作單位的長官、校內外師長以及來自新加坡的Consulus諮詢顧問團隊。此系列活動具三種形式:文史海報展、戲劇展演以及工作坊。開幕儀式結合皮影文史海報展的導覽與觀音山東華皮影劇團演出《西遊記》中《孫悟空大戰鐵扇公主》之橋段,吸引鄰近社區民眾攜家帶眷一同參與,彰顯大學校園的社區參與,以及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高史博王御風館長致詞時,指出全台灣碩果僅存的四個皮影戲劇團都在高雄,換言之,皮影戲已專屬於高雄的在地文化特色。一般而言,皮影戲的文化傳習大多在國小推廣得比較活絡,到了國中就出現斷層,希望由高教往下推廣;此次能與文藻外大合作,也賦予了在地文化邁向國際接軌的意義。文藻外大教務長林耀堂則以反向思考之角度指出,雖然人類的衝突與戰爭是殘酷的,然而文化的傳播卻是因為戰爭而得以交流與傳揚,皮影戲即是其中一例。林教務長進而提議可將皮影戲藝術與學生社團結合,藉由皮影戲在大學端的發展,展現出「越全球,越在地」的精神。前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教授表示,皮影戲是結合藝術與語文的跨領域學習,在我國將於2030年邁入雙語國家的願景之下,未來可將皮影戲引進目前已經相當國際化的高雄兒童藝術節,與國際交流。11月初甫受邀至香港藝術中心演出的觀音山東華皮影劇團張榑國團長表示,此家族劇團成立已有180年的歷史,傳承至今已屆六代,家族中還留有道光年間的手抄老劇本,期待與大學的合作能夠弘揚這項201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華皮影戲。

   

         身為東道主的文藻外大圖書館館長張守慧表示,文藻外大圖書館多年秉持「善盡社會責任、在地鏈結、國際接軌」的經營理念,今年值逢高雄市皮影戲館成立25週年,能有此機會與高史博及中山大學社會責任與發展研究中心合作,共同為在地傳統文化的推廣與傳習略盡微薄之力,很是榮幸。此次皮影戲文史展區特別選在文藻外大最古老的建築物-正氣樓,別具意義。海報展中特別值得介紹的一項主軸「全球皮影文化」,呈現了皮影戲從亞洲傳播至歐洲的路徑與多元樣貌。另一項特色是文藻外大圖書館收藏有關皮影戲的外文館藏種類繁多,如: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俄文與日文等影音與圖書,供校內師生借閱與專研。

 

     

         開幕活動以皮影戲現場之演出為壓軸,演出地點於圖書館B1戶外草坪,現場除了受邀貴賓之外,也吸引了校內其他師生與社區民眾的觀賞,演出過程雖以台語演出,但也參雜了華語及英語,相當逗趣與詼諧。演出後有劇團與觀眾的互動時間,開放觀眾操偶,其中多位來自日本、越南與德國的文藻外大交換生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觀賞皮影戲,印象特別深刻,也進一步認識了台灣的傳統藝術文化。這場開幕儀式正式為台灣皮影戲的國際化揭開序幕。此系列活動繼文史靜態展及皮影戲劇演出後,接續也於11月23日與中山大學USR「城市是一座故事館」計畫團隊,合作舉辦皮影戲偶手作體驗工作坊,為皮影戲藝術進行推廣與傳承。

 

 

 

相片攝影/圖書館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王御風館長致詞。

文藻外大圖書館張守慧館長致詞。

觀音山東華皮影劇團第六代傳人張榑國團長致詞。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王御風館長介紹劇團。

觀音山東華皮影劇團第七代團員張淑涵述說劇團的傳承故事。

熱烈觀賞《孫悟空大戰鐵扇公主》皮影戲演出。

文藻外大外籍交換生操戲偶。

戲劇演出後,社區民眾親子歡樂操戲偶的畫面。

精彩有趣的「皮影戲偶手作體驗工作坊」。

學員們帶著自己製作完成的戲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