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首頁  ENGLISH  資訊服務入口網  網站導覽  

serviam

  • 字級大小

02/24/2021 遠見雜誌>>文藻校長陳美華:全場景教學,挺進2030雙語台灣

發布日期 2021-02-22 08:03:00

this topic

圖/文藻外語大學校長 陳美華 攝/蘇義傑

 

技職2025〉外語教育如何突破困境?

文/謝明彧

 

蔡英文總統喊出「2030雙語國家」,各學校努力推動,讓英語成為台灣學生走向世界的必要能力,國內主打外語能力的文藻外語大學校長陳美華指出,要在生活中活用英語,不能只是課堂學、考試考,更要確實連結就業

 

 

     身為全台唯一主打外語能力的大學,很多年前,文藻就實行過「禮拜二說英語」,任何課程、行政辦公、校內活動,當天就是「全校英語日」,希望把整個校園都打造成全英語環境,進而提升大家的英語會話意願。 

   

    結果沒想到,卻是大失敗收場!

   

    因為到了週二,整個校園就變得宛如空城。學生那天沒事絕對不會來學校,選課可以跳過就跳過,所有人要洽公統統改天再來,形同放假。

   

    連英文程度有一定水準的文藻學生,都會這樣,那麼只是把非英文的學科改成以英文上課,有辦法達成雙語國家嗎?   

   

把「input」變成「output」 

     

     教育部在「2030雙語國家」的大學推動計畫中,針對全英語授課,選出四所雙語標竿大學試辦,也選出若干雙語標竿學院,以生科、藥學、法律等「涉外」學院為優先。 本校目前有六成的課程都是英語授課,未來會把比例拉高到八成以上。絕大多數科系與課程都能用英語授課,讓學生沒有「跳過不選」的藉口,學校有這樣的決心,學生才會真的把「input」變成「output」,雙語台灣才有機會成真。

 

在校使用英文,也要連結工作 

 

     除了學校的決心,另一個成功的關鍵,就是讓英語使用情境與工作連結,這也考驗政府的決心。 

舉例來說,我推動全校「公文全英文化」。這件事看起來與學生比較無關,而是老師和行政必須做出改變,但這是很重要的一步。因為當老師、行政,甚至是學生洽公,都必須使用英文時,也就打造一個「把所學用出來的」實際情境。 

 

     大多數人學英語時,就算考試分數再高,都是只存在於考卷和課本,所以我們的大腦不會用英語來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就變成學了但不會用,把英語和工作綑綁一起。 當突破使用英語的惰性門檻障礙後,英語才有落地成為日常生活的機會。 

 

     文藻對畢業生未來能力培育的重點及外語人才培訓策略,不再只是「基本語言能力」的布局,而是針對未來就業後的應用場景,例如,數位內容、傳播藝術、國際事務等課程,八成都是英語授課,讓學生在校時就能深度地使用英語。 同時,也改造課程,把文藻重點之一的傳播藝術學系,聚焦為新媒體傳播,結合英語與數位轉型,讓學生學習用英語去設計新的產業產品。 

 

外語人才的培育,絕對不是要培育「會講英文的機器人」,該做的是訓練學生,把英語變成工作內容或產品。落實為實際使用,才能真正突破台灣英語教育的困境。 

 

 

 

本校專訪圖文截自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article/78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