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文藻外語大學

::: 首頁  ENGLISH  資訊服務入口網  網站導覽  

serviam

  • 字級大小

遠見雜誌>>別只為了明天找員工!深化產學合作儲備未來人才

發布日期 2021-12-07 15:03:00

this topic

鄒開蓮(左起)、陳美華、蔡惠卿一同探討未來教育方向,右為論壇主持人周行一。攝影/張智傑

 

【2021第19屆遠見高峰會】專題論壇七〉教育創新 未來人才

文 / 遠見雜誌邱于瑄    

   

人才缺乏,是近來產業最關注的痛點,就連傲視全球的台灣半導體產業都頻喊缺人。當AI、5G等新興科技蓬勃發展,將加速產業變革,人才樣貌也隨之改變,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產學又該如何攜手合作,以解決台灣人才「學用落差」的問題?

  

「2021第19屆遠見高峰會」第七場專題論壇,以「教育創新 未來人才」為主題,由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特聘教授周行一擔任主持,邀集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文藻外語大學校長陳美華、Verizon Media前國際事業董事總經理、現任台灣世界展望會董事長鄒開蓮進行分享。

  

三位與談人同為女性,分別跨足傳統製造業、學術界與新興科技業領域,他們將透過多元視角,探討未來教育與人才的新面貌。

  

周行一:大學兩大痛點,產學合作是解方

this topic

圖/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特聘教授周行一。攝影/池孟諭

 

周行一在開場就點出,現今台灣的大學面臨兩大挑戰。從外部來看,政府挹注大學的資源不夠,雖然過去曾提出頂尖大學計畫,與現今的高教深耕計畫,但都是暫時性,不利於大學長遠規劃,且包含產學合作、學費金額、課程計畫等都有諸多限制。而從內部分析,大學又受限於內部治理框架,而大學各系所又是極度分權、各自獨立,以至於無法快速應對社會需求。

 

周行一表示,因應社會變遷,產業需要的人才樣貌將走向「又深又廣」,同時必須兼顧專業素養。面對大學既有的限制下,當企業具有較高的效率與目標性,「產學合作」就將愈來愈重要。
 

蔡惠卿:企業需將學生視為「資本」思考

this topic
圖/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攝影/張智傑

 

蔡惠卿為上銀科技總經理、上銀科技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更是精密機械產業上市企業中,唯一的女性總經理。

 

蔡惠卿表示,上銀科技很早就開始透過產學合作培育人才,從企業端思考有三個重點:

一、改變經營者思維,從「人力資本」角度思考人才,學生到企業學習,並不只是滿足企業的人力需求,而是需要考量永續發展中不同世代的接班問題,必須將人才當作資本進行投資。

 

二、縮減學用落差,不同於過往,現今許多學生相關的技術與能力、應對進退的涵養,都不成熟,到企業必須從零學起,且因應時代變遷,企業需要的是跨域人才。

從現今問題去考量產學分工的話,大學可先將學生專業技術基礎與涵養打好,企業是願意投入教學、深化。

 

三、全球布局,以上銀科技而言,行銷已走到了80多個國家,海外子公司遍布12個工業先進國家,人才的專業與外語跨域能力更顯重要。

 

蔡惠卿提到,上銀科技在產學合作中,建立產學攜手班,從高中到大學帶領學生認識產業。在高中端,特別重視輔導機制,學生課內課外的問題,都能向公司反映。而在大學端,除了實習專業精進,同時也兼顧學生在校課程,不讓學生焦頭爛額,導致雙輸。

 

此外,上銀科技也與清華大學進行合作,將學校的基礎研究連結企業,再由企業延伸,甚至商品化,不但能減少學用落差,也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陳美華:思辨能力、態度與涵養同等重要

this topic
圖/文藻外語大學校長陳美華。攝影/張智傑

 

陳美華於1977年起於文藻外語大學任教,在2019年成為文藻首位校友校長。

 

陳美華點出,大學現今面臨政府挹注資源不足、公私立大學資源不平等、人文大學不受重視等問題。對此,文藻外語大學也採取相應對策,旨在培育國際型人才,建立人才所需具備的思辨能力、態度與涵養等能力。

 

陳美華說:「產學分工非常重要,」在產業提供實習機會的同時,學校要如何做?

 

文藻大學建立兩大系統,第一,成立未來工作室,不是培育知識與技能,而是培育學生cooperation(協作)、communication(溝通)、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思考)、creativity(創造力)、ethics(倫理)等能力。而學生校內工讀,學校也建立課程再分配校內實習,讓學生進入業界時,也能更好的接軌。

 

陳美華提到,近來文藻大學與天下文化合作出版「我獨特,我珍貴:人文世代的競爭力」一書中就有提到,面對多元且多變的世界,深厚的人文底蘊可以激發生命無限的可能性,創造出獨特的價值。因此,在科技時代下,「人文素養」仍非常重要。

  

鄒開蓮:批判思考、快速學習、多人協作是重點

this topic
圖/富恩投資董事長鄒開蓮。攝影/張智傑

 

鄒開蓮曾任Verizon Media國際事業董事總經理,也曾擔任雅虎亞太地區最高主管十年,現為台灣世界展望會董事長。

 

鄒開蓮說:「我們需要為未來準備人才,而不是明天的一份工作,」未來世界將有更多不確定性,甚至未來10年、20年一半以上工作是現今所沒有的,因此未來人才將面對三個挑戰。

一、高度不確定性,我們將無法參考過去經驗,他可能是跳躍性的發展。

 

二、未來組織將更加扁平化,我們不能再期待老闆告訴你要怎麼做,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愈趨重要。

 

三、傳統上把一件事不斷精進的工作,未來將被AI取代。

 

對此,鄒開蓮點出,批判思考、快速學習、多人協作能力將更加重要,因此企業開放「實習」將是重點。以過去雅虎的經驗,對於企業而言不僅是尋找人才,更珍貴的是讓學生有較長時間與業界接觸,培養工作態度,以及與不同專業同仁共同協作。

 

鄒開蓮表示,這些能力也不應只從大學學起,而是該從小培育。像是,鄒開蓮的兒子今年就讀歐洲中學九年級,在考卷試題上就詢問:「一間公司上升、獲益下降,那你是否會推薦他人購買此股票?」這中間就包含了專業,以及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

 

此外,她也點出,家長的合作同等重要,我們應該要相信孩子,從旁適當給予協助,「讀書是孩子的事,不是家長的事。」

 

最後,鄒開蓮樂觀的說,台灣現在處於很棒的時機,半導體、AI、元宇宙,許多產業都與趨勢息息相關,未來改變速度一定會更快,我們需要往全球去看。而教育不只是學校的責任,家庭也是一環,當我們不只是把考高分當作目標,教育才有跳躍性的未來。

  

本文引自遠見雜誌報導(請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