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擁抱契機,文藻以智慧校園培育駕馭AI人文學科人才
發布日期 2025-02-06 15:00:00
圖/文藻外語大學傳播藝術系學生朱天恩(左)與團隊在大陸江蘇舉辦的「蘇臺大學生創新創意大賽」榮獲特等獎(冠軍),同系江學睿(右)善用AI繪圖技能,獲得「2025『有蛇有得』生肖圖像設計競賽AI組」優秀獎,圖中為林楚雄副校長。
遠見雜誌2025年2月報導 (請點閱)
文藻外語大學FB報導(請點閱)
日前在競爭激烈的「蘇臺大學生創新創意大賽」上,來自文藻外語大學的參賽隊伍勇奪特等獎(冠軍),更一舉囊括一等獎及二等獎,成果豐碩。其參賽題目皆自聯合國SDGs出發,應用不同AI工具為生活痛點提出解決方案,打破了對人文學科「科技力普遍不足」的刻板印象。
AI教育從做中學,擁抱學習與教育創新
此次參加蘇臺競賽的文藻隊伍皆由校內舉辦之「運用AI與數位工具解決SDGs議題之學生創新競賽」脫穎而出,實力不可小覷。文藻副校長暨AI創新發展中心(WZU Intelligence: AI Inside)主持人林楚雄博士表示,文藻自創校以來即以培育符合時代脈動與當代需求之優秀人文學科人才為宗旨,進入智能時代後亦然。
在「動手做、實境學、跨領域」的高教趨勢下,舉辦扣合SDGs主題之創新競賽給學生從做中學的機會,從而更好地引發學習興趣。文藻近年來陸續與日月光半導體及台積電等企業產學合作,提供實境學習機會,並透過高科技學程讓學生熟悉產業及專有詞彙,以便順利跨域進入寬廣職場,而AI則是另個為學生及教育創造創新未來的強大利器。
出生於網路世代的孩子們,早在國高中時期即已開始利用ChatGPT等工具寫功課,來到大學課堂前對AI應用便有一定經驗及基礎;林楚雄認為與其強力制止,不如以正確態度一起擁抱AI帶來的無限潛力。他更著眼於AI為教育所帶來的創新契機—透過生成不同層級的教材與評量,進行自動輔導,才能徹底落實「因材施教」,成立近半年的AI創新發展中心正是文藻宣誓擁抱AI,打造智慧學園的決心展現。
文藻副校長暨AI創新發展中心主持人林楚雄博士致力透過AI創新打造智慧校園。
善用生成式AI優勢打造智慧校園
過往礙於編寫程式有其門壏,人文學科師生在程式與科技應用上難免受到限制。然而生成式人工智慧問世卻大幅打破了這項桎梏,甚至帶來全新發展機會,由於是受過訓練的系統,使用者可以自然語言直接溝通下指令,只要會打字、下指令、問問題,人文學科者完全能運用其優勢使用AI取代重覆性工作,開發想像力與潛力。
因此AI創新發展中心首要之務便是協助全校教、職、生認識AI工具,「了解生成式AI特質就不會誤用」林楚雄說。除舉辦校級訓練營,亦陸續開辧院級及各系老師研習,依據各科系屬性所需AI工具進行深度訓練。舉辦學生AI創新競賽之外,亦鼓勵老師們提出AI應用教學及研究各項提案。從學習、教學、研究到行政,只要下對指令與問對問題便能善用工具解決問題,打造沈浸式智慧校園。
自113學年度第2學期起,文藻將與ViewSonic優派合作,依各科系老師專業進行系統餵養及分級,由於教學中已使用ViewSonic電子白板,對系統及介面操作熟悉有一定基礎,更有助於發展適性化教材、智能即時輔導、智慧評量與學習分析。人工智慧也需內容餵養以進行反饋及優化學習,文藻人文學科底蘊厚實,導入教學AI優化可望為台灣高教建置人文學科專屬模組。
能力導向時代,讓AI成為學伴和職場助手
原本禁用ChatGPT 的全美最大銀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在一年內由「禁用令」轉變成「全面擁抱」AI 技術,而聯發科亦成立內部專用DaVinci(達哥)生成式AI平台…,林楚雄以此為例,說明AI浪潮勢不可擋,教育更不能置身事外,發展校內Chatbot(聊天機器人)、AI Assistant(智慧助理)與AI Agent(智慧型代理)以落實優化教學、學習與行政效能亦排上時程:今年三月份文藻數位內容應用與管理系將建置Chatbot以進行校內行政優化,並與聯發科合作,以達哥平台算力進行觀念驗證。同時購入20台NVIDIA生成式AI算力筆記型電腦,自陸地端直接驗證運算,節省時效。
開發專屬AI大型語言模型,則是文藻應用生成式AI技術推動教育創新發展的目標,無論是專屬學科或語言模型以提升師生AI技術實踐與研究能力,或發展校務管理專屬模型支持自動化管理以優化校園資源配置,林楚雄認為「危機即契機」,學校應即時擁抱AI為向上提升的機會,成為學生對職場與時代趨勢的實踐場域。
「如今企業的問題更複雜,需要不同能力來解決,」林楚雄說,過往高教以學科分類,今日則以能力為導向,因為單一學科不足以支持未來解決工作與生活問題,而語言應被視作一項重要技術,跨域搭配不同專業即能開拓多元職涯選擇,文藻透過AI Inside的全方面作法,讓學生正確面對AI使之成為自主學習與跨域學習的學伴,打造輕鬆駕馭技術,具跨域即戰力的能力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