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國德語學者齊聚文藻 共探AI時代教育新趨勢
發布日期 2025-04-10 13:25:00
文藻外語大學舉辦「2025年中華民國德語文學者暨教師協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與會貴賓合影留念。相片提供/德文系
文藻外語大學新聞稿 |
中華民國114年04月10日發稿 |
【供稿單位/德國語文系、編修單位/公關室】
由文藻外語大學德國語文系主辦的「2025年中華民國德語文學者暨教師協會年會及國際學術研討會」,日前於文藻盛大登場。此次研討會以「Z世代教育的可持續性:德語作為外語教學以及語言學和文學中新方法和新技術帶來之挑戰」為主題,廣邀來自德國、日本、韓國及全台灣各大學的德語教學與研究專家齊聚一堂,深入探討AI人工智慧、機器翻譯、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AR擴增實境等新知與科技,對語言教育與文學研究帶來哪些挑戰與契機。
研討會開幕式隆重舉行,邀請文藻外大副校長林淑丹、歐亞語文學院院長林震宇、中華民國德語文學者暨教師協會理事長暨文藻外大圖書館館長張守慧,以及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副院長兼語言組主任郭洛祈(Timo Kozlowski)致詞,彰顯文藻在推動國際德語教育合作上的重要角色。
上午的專題演講邀請三名國際重量級學者,分享研究成果與教學觀點。德國特里爾大學前校長Michael Jäckel教授以《不斷襲來的未來:人工智慧文學社會學觀點》為題,深入剖析科技如何影響文學創作與接受方式;韓國延世大學Jiyeon Kook教授聚焦於《在韓國學習德語:人工智慧時代下的教與學》;來自日本中央大學的Yuji Nawata教授則以《透過機器翻譯進行區域研究:海外德語學習的新潛力》為題,展望科技如何重塑學習路徑。三場專題演講內容豐富,引發現場熱烈討論。
下午論文發表共分兩場地同步進行,來自台灣與德國共10名學者發表研究論文,內容涵蓋語言教學、翻譯實務、青少年文學、永續教育、數位素養、自主學習等多元議題,展現德語教學與研究的深度與廣度。與會者並就永續學習、ESG與人工智慧的跨領域應用進行交流對話。
研討會吸引全國德語系教師、研究生及國際語文教育專家熱烈參與,不僅是台灣德語學術界年度盛事,更突顯文藻外語大學在語言教育國際化與跨文化教學推展上的深耕與成果。此外,德國特里爾大學前校長Michael Jäckel教授也特地拜會文藻外大校長莊慧玲,雙方就未來學術合作展開深入交流。會後並舉行一場「媒體與時間—耐心與急躁」專題講座,探討當代媒體環境如何影響人們對時間的感知。講座由文藻德文系李克揚(Christian Richter)教授擔任中文同步口譯,使學生能即時掌握內容。主題貼近當代青少年的生活經驗,現場互動熱烈,掌聲、笑聲不斷,觀眾收穫滿滿。
相片提供/德國語文系 |
|
![]() |
![]() |
文藻外大莊慧玲校長(左三)率領文藻外大翁一珍國際長(左一)、圖書館張守慧館長(左二)、德文系張嘉斌主任(右一)與德國特里爾大學前校長Michael Jäckel教授(右二)合影留念。 |
德國特里爾大學前校長Michael Jäckel教授(中),以「媒體與時間—耐心與急躁」為題進行專題演講,由文藻外大李克揚教授(右)擔任中文同步口譯。 |
![]() |
![]() |
文藻外大林淑丹副校長出席開幕式致歡迎辭 |
中華民國德語文學者暨教師協會理事長暨文藻外大圖書館館長張守慧教授致詞 |
![]() |
|
德國特里爾大學前校長Michael Jäckel教授進行第一場專題演講發表 |
韓國延世大學Jiyeon Kook教授進行第二場專題演講發表 |
![]() |
![]() |
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副院長兼語言組Timo Kozlowski主任擔任專題講座引言人 |
日本中央大學Yuji Nawata教授進行第三場專題演講發表 |
![]() |
![]() |
文藻外大德文系教師梅安德(André Maertens)教授發表論文(左),黃士元教授(右)擔任論文引言人。 |
文藻外大德文系華明儀(Armin Ibitz)教授(左)擔任論文引言人 |